华侨大学以侨为桥 打造“海丝”智库
发布时间:2015-06-15 浏览次数:

【华大海丝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3月20日,是华侨大学直属科研机构。研究院由华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新闻社、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共建,致力于打造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学术高地和服务国家海丝战略的重要智库。

今年我们准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泰国国家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合作国际高峰论坛。——华侨大学校长、海丝研究院院长贾益民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华侨大学宣传部供图)

  “海丝研究院由华大提出设想,六家涉侨单位及科研单位共建,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成为服务‘海丝’建设的学术高地和重要智库。”华侨大学校长、海丝研究院院长贾益民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海丝研究院的工作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还将通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主办高端论坛等项目,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力求研究解决若干相关的具体问题。

  研究领域涵盖 经济政治文化

  贾益民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外华侨华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华侨大学因侨而立,为侨服务,是全国拥有最多境外生的大学之一,先后培养了5万多名境外生,在海外有着丰富的华侨华人社会资源,对海外华侨华人状况也有着深入了解,校区所在的泉州和厦门都是著名侨乡。因此,在服务“海丝”建设方面,华侨大学有特殊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研究院下设三个中心,分别是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和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这些领域涵盖了“一带一路”最重要的问题。研究院开展的工作也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区域层面,研究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三是涉侨层面,研究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等。目前开展的工作包括与国际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合作举办高端论坛等。

  华大还将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源,在东南亚地区开展境外驻地调查和国别研究,推动中国-东盟务实合作。

  服务海丝,“双向”培养紧缺人才

  有人说,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任务,那么,华侨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是否有相应的动作,以便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更多的实用紧缺人才?

  对此,贾益民表示,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至关重要,其人才需求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华侨大学近几年来已经开始了相关工作,比如根据“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专业结构和培养体系,甚至采取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培训。

  当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需求越来越大,考虑到这种需求,华大正在策划筹办阿拉伯语专业,并与金融经贸、旅游管理等其他专业教学相结合,培养具有专业背景又能说阿拉伯语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可以是“双向”的,“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海丝”沿线国家有哪些人才需求,华大都可以代为培养培训。目前华大已经开办了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安哥拉政府青年科技人才班等项目,正在筹建华侨大学泰国分校等,争取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工商界、科技文化教育界等不同领域提供人才培训服务。

  将自贸试验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

  目前中央已明确支持福建建设“海丝”核心区,支持厦门建设海丝战略支点城市,那么,华大怎么看待福建、厦门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和潜力?从服务地方发展的角度看,华大还有哪些可为之处?

  对此,贾益民称,当前海上丝路建设,主要有西线和南线两大走向,这两条线路的核心区域,除了穿越南海面向东盟各国、贯通马六甲海峡外,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连接台湾海峡,使台湾地区也能积极融入“海丝”建设中来。福建既是“海丝”核心区,又是自贸试验区,同时还是连接台海两岸的重要通道,福建、厦门一定要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起来。因此,国家给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定位是贸易对接台湾,功能承接“一带一路”,突出对台自由贸易将是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最大特色。

  贾益民认为,完善港口类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厦门可以依托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完善与东盟、中东主要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和机制,加快形成“一带一路”客货运快速通道。

  在对外交流中,人文交流是重要的纽带,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参与者、合作者。据统计,福建籍的华侨华人超过1500万,80%左右分布在东南亚等“海丝”沿线国家,因此,福建、厦门要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贸试验区,必须要做足海外华侨华人这篇大文章。

  华大海丝研究院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单位之一,将更好地为国家、为福建省及厦门市“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这是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