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哲学青年论坛:奥古斯丁与罗马帝国”在华侨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5-12-17 浏览次数:

2015125-6日,“教父哲学青年论坛:奥古斯丁与罗马帝国”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奥古斯丁与罗马帝国政教关系研究”(14CZJ002)、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12SKGC-QT06)和2014年度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百名优秀学者培育计划的支持,是该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团队项目“心灵、意向性和语言”组织的第四次学术会议。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浙江大学哲学系、同济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历史系、西南大学哲学系、同济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安徽大学哲学系、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的20余位学者与会。本次论坛的研讨对象包括使徒保罗、德尔图良、奥利金、安布罗斯、奥古斯丁和伪狄奥尼索斯,主要围绕灵魂论、自然法、教会伦理、教父与斯多亚主义、音乐美学、冥契主义、罗马帝国政教关系、家庭与传记等主题展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周伟驰宣读论文“清朝关于奥古斯丁的文献两则”,其中分析了儒家基督徒张星曜撰写的诗《圣奥吾斯定赞》和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用中文编译的传记《奥古斯丁》,展示了汉语奥古斯丁研究的最初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王梓宣读论文“自我与圣灵:以保罗《加拉太书》516-18为例”。其中认为,在解释《加拉太书》5:16-18时,天启论的视角与伦理劝勉的视角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基督徒的自我是一种身体性的经验,其中包含对圣灵的经验。这种经验表现为在终末张力之下的软弱与苦楚,而圣灵作为来自新世代的神秘的异质力量引导信徒,参与到基督的死亡与复活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吴功青宣读论文“从‘世界城邦’到‘另一个国度’:奥利金的自然法理论与早期基督教的政治革命”。其中认为,奥利金借助基督教神学吸纳和改造了斯多亚的自然法理论,把以理性为核心的古典自然法替换为以信仰为核心的基督教自然法,由此回应凯尔苏斯的挑战,为基督教挑战罗马政治提供辩护,进而使古代“世界城邦”的普世理想转换成普世教会。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吴亚女宣读论文“奥古斯丁论友爱:对《忏悔录》第4卷‘朋友之死’的解读”。其中认为,奥古斯丁通过反思朋友之死批判了古典友爱观,揭示出自我的有限性与完整自我的实现之间的冲突,在“上帝-被造物”的维度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学说,即人作为上帝的形象与上帝相似,只有在爱上帝中才能获得自我,自我与上帝的深度关联使得世俗意义上的所有关系都变得相对化了。

浙江大学哲学系的陈越骅宣读论文“米兰教父圈子的宗教伦理:从安布罗斯的《论责任》到奥古斯丁早期思想”。其中认为,安布罗斯《论责任》对以西塞罗为代表的古典伦理施行了基督教的“洗礼,为罗马帝国文化转型期的基督徒重塑了“责任伦理,促进了基督教在罗马社会中的融合与发展,影响了欧洲中世纪宗教伦理的形成,甚至成为朋霍费尔等人的“责任神学的先声。

同济大学哲学系的孙帅宣读论文“命运与意志:奥古斯丁对斯多亚主义的重估”。其中认为,在斯多亚学派那里,作为因果链条,命运所揭示的乃是将所有事物都勾连在一起的理性秩序和存在秩序;而奥古斯丁从其意志学说出发,将命运界定为意志的秩序,将命运链条中的所有效力因都理解为意志,进而基于上帝的预知与人类的意志之间的相容性来论证人类的自由与责任,在世界秩序问题上对斯多亚主义的重估构成了古典命运观向基督教乃至现代命运观转变的关键环节。

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齐飞智宣读论文“灵魂的物体性:论德尔图良的基督宗教灵魂观”。其中认为,德尔图良的《论灵魂》是已知的第一次基督宗教灵魂论表达,承袭了希腊化时期的物体性灵魂观念,并为符合基督宗教信仰而加以改造。通过反对柏拉图主义的形式性灵魂以及赫墨根尼的质料性灵魂,德尔图良从斯多亚主义创造出新的物体性灵魂观。这一灵魂观是两希文明相结合进程中的过渡性观念,为后来更为整全的基督宗教灵魂观奠定了基础。

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夏洞奇宣读论文“奥古斯丁的家庭背景:最大化的可能?”。其中认为,以《忏悔录》为中心,结合波斯都的《圣奥古斯丁传》等史料,我们可以重新评估奥古斯丁一家的经济与社会地位。虽然不能准确地估算出其家族资产,但有理由相信,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穷小子”或“普通市民”之说不过是基于特定文学目的的“最小化”的文学呈现,而与之相比,“最大化”的可能性更值得认真考虑,即奥古斯丁出身行省市镇的上层阶级,家境颇为优越。

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刘春阳宣读论文“浅议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以《忏悔录》和《论音乐》为中心”。其中认为,在奥古斯丁看来,音乐是由数、秩序和尺度构成的,同时它也是“适度运动的科学”,之所以说音乐是“科学”,是因为它建立在人类的理智的基础上。由于音乐是时间中的存在物,它就与人类的生存状态勾连起来,通过对音乐的经验,人类能够理解自己的生命状态,进而能够转向对永恒之事的盼望和期待。

安徽大学哲学系的汪聂才宣读论文“奥古斯丁的冥契主义思想”。其中认为,教父时期所形成的神学既有教理神学,也有冥契神学,二者相互交织。以拉丁教父奥古斯丁为例,我们可以从其自传性文本和纲领性文本出发,梳理和解读其冥契体验和冥契主义思想,探寻深陷在其神哲学之中的冥契主义,为理解其思想遗产提供不可或缺的侧面。

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的杨小刚宣读论文“奥古斯丁情感理论背景下的原罪概念”,其中认为,借助简述奥古斯丁对于斯多亚情感理论尤其是最初波动学说的吸收,可以呈现出一个心灵诸能力之活动与相互关系的一般图景。从性欲的角度来理解,原罪特别体现在以性器官不可控制的激动为典型的最初波动或前性情之中,以罪的发生的三阶段理论可以澄清原罪所体现为的心理活动,从而为这种心理活动的必然性与自由意愿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西南大学哲学系的刘阿斯宣读论文“根基与显圣:伪狄奥尼修斯《论圣名》中的显圣观”。其中认为,伪狄奥尼修斯依然使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来阐释基督教的上帝问题,他对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的依赖甚至比奥古斯丁对新柏拉图主义的引用更甚,但在关键点上却与新柏拉图主义分道扬镳。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花威宣读论文“奥古斯丁与罗马帝国政教关系初探”。其中认为,在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之后,罗马帝国的政教关系经历了政权主导教权下的蜜月期、教权与政权的频繁冲突、从宗教宽容到宗教不宽容和教派分裂下的宗教暴力等发展形态,最终以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双城记”为尘世的政教关系做出总结,在消极意义上为政权与教权的分离做出了证明。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范正义、杨少涵、刘守政、邵岑和华侨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的钟大荣分别主持了各场论文发表。在论坛致辞中,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民研究员充分肯定了论坛召开的意义;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张禹东教授回顾了华侨大学宗教学科的成长历程和对基督宗教研究的一贯重视,期许与会学者在本次论坛交流中彼此增益更上层楼。

在沙龙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和对未来规划的设想,包括研究、翻译和出版等方面。其中认为,教父哲学从属于古希腊罗马哲学,但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可以勾连圣经研究、教父学、古代晚期政治社会史和罗马帝国史研究,加强教父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同时以之为镜鉴来理解现代中国。

与会学者一致同意,以本次论坛为第一届教父哲学论坛,第二届论坛将由浙江大学哲学系主办,其后将由同济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等单位轮流主办,使之成为常态化的年度论坛,以持续推进我国对教父哲学、古代晚期和罗马帝国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