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艺:《政党民主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1-06 浏览次数:

《政党民主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10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林怀艺

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泉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篇章结构:全书38万字,由一个导论、九章三十一节和一个结束语组成。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放为本书撰写了序言。

二、内容简介: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政党民主是民主的价值和原则在政党政治中的具体运用。政党民主包括政党的党内民主、执政民主、国内党际民主和对外党际民主等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内容,政党民主建设就是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执政民主建设、国内党际民主建设、对外党际民主建设之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政党民主建设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政党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党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政党民主行为的养成这三位一体上。西方国家由于资产阶级民主建立在前,政党产生在后,因而它们是先有政治民主,后有政党民主,又由于西方国家的政党民主首先表现为政党轮流执政,因而西方政党民主建设是以国内党际民主建设为先导的;与此不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大多脱胎于“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面对政治民主和政党民主双重匮乏的情形,只能采取以政党民主建设带动政治民主建设的举措,并且政党民主建设的突破口只能选择党内民主建设。政党民主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民主建设思想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较之其他政党所不可比拟的政党民主优势。苏共政党民主建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初衷,最终在世界民主化浪潮面前败下阵来。当今国外不少共产党,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如越南)执政党和仍处于非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如西欧共产党),都非常重视从苏共运作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教训,致力于走出一条政党民主建设的新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的嬗变出发,以党内民主建设为示范和带动,从整体上推进中共政党民主建设,以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基本思路是:牢固树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意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使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树立“党政需要分开”的意识,加强执政民主建设,下决心解决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树立“还是几个党好”的意识,加强国内党际民主建设,确保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能够有职有权;树立“党与党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关系”的意识,加强对外党际民主建设,发挥政党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作用。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更好地求生存、谋发展,应遵循坚持与发展“老祖宗”学说相统一的原则、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原则、内生性与借鉴他人有益成果相统一的原则、“破”与“立”相统一的原则、党的各级组织互动的原则,努力搞好政党民主建设,在民主建党中使自身的政党民主充满生机活力。

三、成果创新之处和意义:全面论述了什么是政党民主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搞好政党民主建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以务实研究问题为重,以充分说理见长,既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政党民主建设之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不可或缺性,又从微观角度探讨了政党民主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少观点具有一定的新意。

四、成果的效益及社会反响: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叶庆丰教授/博导在《科学社会主义》杂志2010年第4期发表书评,肯定本书“以政党民主建设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民主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是有关政党政治研究的有益尝试”,提供了“政党政治研究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