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涵著:《中庸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3-10-24 浏览次数:

《中庸哲学研究》

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华侨大学   杨少涵

 

一、篇章结构:本书分上、下两册,共44万字,分为前言、导论、六章十八节与一个附论,系统论述了儒学内化发展中的《中庸》哲学思想。

 

二、基本内容:本书认为,孔子的心性之学包括两个部分,即“心学”与“情学”。心有认知和良知两种功能,人有感性情感和道德情感两种情感。加强礼的学习和认知以规约培养感性情感,或者按照良知之心和道德情感行动,都可以成就道德。孔子之后,按照前者成就道德的是儒学之外化,其集大成者是荀学;按照后者成就道德的是儒学之内化,其集大成者是孟学。儒学内化就是道德情感与良知之心内化为天命之性,成为道德实践的内在本体和形上根据。《中庸》作为思孟学派的早期作品,承担着为儒学建立道德本体和寻找道德终极根源的形上课题。在这两个课题中,道德情感都具有本质的意义,所以《中庸》初步建立起来的儒家形上学可以说是一种情感形上学。但《中庸》只完成了道德情感的内化,良知之心的内化是由孟子完成的。宋明时期,孔子的“心学”得到充分发展,孔子的“情学”却隐而不彰。理学两派都属孔子的“心学”,朱子是孔子“心学”之认知派,陆王是孔子“心学”之良知派,两派的分歧是孔子“心学”内部的论争。直到明末刘蕺山,才重新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重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思孟学派心性情为一的义理结构。

 

三、主要创新:本书认为,孔子的心性之学包括两个部分,即“心学”与“情学”。心有认知和良知两种功能,人有感性情感和道德情感两种情感。加强礼的学习和认知以规约培养感性情感,或者按照良知之心和道德情感行动,都可以成就道德。儒学内化就是道德情感与良知之心内化为天命之性,成为道德实践的内在本体和形上根据。

 

四、社会影响:此次所出版的著作原为杨少涵于2009年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提交的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作为该论文的准备性工作,老师曾将南宋卫湜《中庸集说》整理点校,该书已于2011年出版。今年6月,老师主持的《〈中庸〉学文献集成与研究》,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另外,与此主题相关,老师还主持了华侨大学侨办科研基金项目《〈中庸〉新论——儒学内向发展中的儒家情感形上学之发生与潜变》与华侨大学高层次才人科研启动项目《儒学内化及其发展——以〈中庸〉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