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文库--谷玉梅著:《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4 浏览次数:

《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研究》

                           作者:谷玉梅

 


 


一、篇章结构

 

本书是在作者在主持的文化部艺术科学项目《沈心工文献发掘整理与研究》(14DD25)研究成果上,在掌握大量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撰写而成。用丰富的材料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框架。从五个大篇、十九章专题对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由此向读者展示一位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沈心工,同时也为音乐界关于沈心工的研究增补了新的内容。

著作着力于研究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深刻历史经验,通过对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缘起、形成、发展、传播及其内涵发来探索和研究,对学术界研究沈心工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开拓研究者的学术视野。

第一篇:是雏凤鸣世,似新燕出巢——沈心工的18961903

第二篇:如淞浦春声,若秋寒炭火——沈心工的19031911

第三篇:着两袖清风,赢千秋英明——沈心工的19111927

第四篇:非夕阳暮鼓,然时却英雄——沈心工的19271947

第五篇:唤民族自强,引寰宇振聩——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传承

二、基本内容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先驱和开拓者,更为我国师范教育和小学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本书以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馆藏的沈心工三十年教育实践的翔实史料为依据,并以作者负责的国家文化部研究课题《沈心工文献发掘整理与研究》为基础,开拓了沈心工研究的新思路和新领域,并以1897-1940年间沈心工为交通大学创作的7首校歌这一过往很少有人论述的内容作为研究个案,通过系统论证,凝练了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四大内涵和五大特征。从而构建了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研究的学科体系。

本成果的基本观点是:对沈心工一生的思想、实践、精神给予了科学、客观、公正、系统的评价。这些评论和分析,为学术界重新评价沈心工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突破了学术界关于沈心工“学堂乐歌”及作品分析研究的传统框架,揭示了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三、主要创新

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深化了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理论来源的研究。长久以来,学术界关于沈心工的研究,几乎都停留在其“学堂乐歌”当世之功的层面上,而对于沈心工音乐思想及其价值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本书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沈心工学堂乐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这就从一个侧面深化了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理论来源的研究。

第二,拓展了沈心工思想研究的领域。以往对于沈心工研究采取了简单化贴“学堂乐歌之父”标签的办法,未能充分认识到其思想的光辉。本书的研究,突破了学术界关于沈心工“学堂乐歌”及作品分析研究的框架。以作者独特的视角,对学术界论述较少的关于沈心工校歌、戏曲、话剧、言论等文化思想以及教育思想、民族思想、伦理思想、科技思想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作者所掌握的资料,对沈心工“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进行了探索。

第三,通过本书的研究,从而揭示了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学堂乐歌的创立是沈心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也可以说是对西方音乐文化遗产的借鉴和创新,实际上阐明了当代中国人对待一切文化遗产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种音乐教育思想的传承和演进,在今天看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沈心工的学堂乐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突出价值引领,坚持育人导向,其作品中彰显着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精神思想的光芒。沈心工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恰恰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提出的“树立文化自信”“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的治国理政的理念。

四、社会影响

本书以沈心工一手研究资料为依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学堂乐歌兴起过程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填补了某些被遗漏或人们还未来得及研究的内容。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发表了《沈心工年谱补订》《沈心工与足球歌》等学术论述二十余篇,为本书奠定了良好基础。

著作着力于研究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深刻历史经验,通过对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缘起、形成、发展、传播及其内涵发来探索和研究,对学术界研究沈心工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开拓研究者的学术视野。

本书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第一,提出了沈心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暗合”的理论观点,揭示了沈心工音乐思想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第二,拓展了沈心工音乐思想研究的新领域,总结了四大内涵和五大特征,做出了开拓性的尝试。第三,系统梳理了沈心工一生教育实践的辉煌建树,为学界增补了新的研究内容。第四,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着眼于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迪作用。